中国世界语运动大事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语通过俄国商人和中国留日、留法、留英学生传入中国。

1906年:中国世界语者第一次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第2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1909年:上海成立中国世界语学会。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全国师范学校开设世界语选修课。

1920年:胡愈之、陆式楷等发起重建上海世界语学会。

1923年:蔡元培等创办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

1926年:广东省第六次教育大会通过设立广州世界语师范讲习所和将世界语加入中小学课程的议案。随后广州世界语师范讲习所成立,培养了大批人才。

1931年:胡愈之、叶籁士、张企程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无产阶级世界语者联盟、出版《中国无产阶级世界语通讯新闻稿》。

1932年:《世界》杂志创刊,出版历时4年多。

1933年:上海世界语者协会成立,提出“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的口号,成为团结中国世界语组织和世界语者的核心。

1936年:《中国怒吼》创刊;鲁迅答《世界》社问,进一步阐述他赞成世界语的理由。

1939年:出版《中国报导》半月刊,发行63个国家;毛泽东为延安世界语者协会举办的展览会题词。

1940年:叶籁士、冯文洛等在重庆创办世界语函授学社,出版了20多种世界语书籍,学员遍及全国18个省。

1950年:《人民中国报道》(即后来的《中国报道》)创刊。

1951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在北京成立。

1963年:召开第1次全国世界语工作座谈会,陈毅副总理发表长篇讲话;高教部发出《关于开设世界语课程的通知》。

196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广播正式开播。

1979年:全国第2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1980年:全国世协加入国际世协。

1981年:全国世协机关刊《世界》创刊;中国世界语出版社成立;楚图南、胡愈之、巴金等发起成立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从本年起全国世协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了8期高校世界语教师进修班。

巴金当选为国际世协荣誉监护委员会委员。

1982年:教育部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发出《关于重申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通知》([82]教高一字107号)规定今后在学生毕业、干部考核及招考研究生等考试时,世界语可作为第二外语科目。

1983年:李士俊当选为世界语学院院士。

1984年:胡愈之当选为国际世协荣誉监护委员会委员。

1985年:第1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1986年: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召开。

陈原当选为国际世协荣誉监护委员会委员。谢玉明当选为世界语学院院士。

1987年:邮电部为纪念世界语诞生100周年特发行纪念邮票一枚。

1991年底至1992年初:第2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河北唐山召开。

1992年:第5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1993年:中国青年世协和中国铁路职工世协成立。

1994年:中国集邮、围棋、医学世协相继成立。

1995年:中国首次举办中日韩青年研讨会;第3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重庆召开。

1996年:第1届亚洲世界语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世界语图书馆挂牌成立。

1998年:第17届中日韩青年世界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999年:第4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2000年:《中国报道》网络版和“中国网”世界语版开通。

第56届国际青年世界语大会在香港举行。

2001年:全国世协举行成立50周年纪念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担任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申办委员会主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会见来访的国际世协主席、副主席和总干事。

2002年: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举行成立20周年纪念会。

国际世协决定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举行。

2003年:第5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吉林延吉召开。

第22届中、日、韩青年世界语者研讨会在吉林延吉召开。

第1届华北地区世界语大会在北京召开。

2004年: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召开。

经中央批准,吴邦国委员长担任大会最高监护人,筹备委员会名誉主任由许嘉璐副委员长担任,筹委会主任由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担任,筹委会副主任由有关部委副部级领导担任。

2005年:第6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福建泉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