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俊:世界语界的奇才


李士俊(笔名Laŭlum),是国际世界语科学院院士、国际世界语协会荣誉会员、格拉鲍斯基头奖获得者、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大学校长、中国报道社前副总编、世界语学家、世界语翻译家、作家、教育家……

如此众多璀璨的世界语光环!他值得拥有。

李士俊在中国世界语界可以说是独领风骚的人物,在国际世界语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一切均无法与他对世界语的挚爱和一生的追求与奋斗剥离开来。

1923年,李士俊出生于河北省的一户清贫农家。他从小聪明好学,崇尚自然科学的他,曾经用一辆自行车与人换回一块磁铁和一些自然科学书籍。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发明家,像瓦特、爱迪生、居里夫人那样,为人类做贡献。

1937年,对于李士俊来说,可谓“祸不单行”,在失去双亲的同时,也失去了家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北部,并向南进犯。为了不做亡国奴,考入百年老校--济南一中的他不得不随学校逃亡,成为了流亡学生。他随学校先后由山东步行到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每天他和同学们背负着沉重的行囊步行几十公里,虽然很累,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高昂,他们组织了狂飙剧团,演出话剧揭露日寇侵华罪行。

1939年,李士俊的流亡生活在成都北部的罗江小县城安定下来。一天,他在一个小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小书《世界语一月通》,这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毫不犹豫地将那本小书买了下来,并在两周之内读完了它的30课书,他被世界语深深地吸引了;不久后,他报名参加了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的世界语班,学习完初级班,又进入了中级班,并开始用世界语练习写作,翻译一些简单的文章。从此,他与世界语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20世纪40年代,年轻的李士俊勤奋学习世界语,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由于生活的贫瘠和营养不良,他不幸得了肺结核,医生给他的诊断是“最多再活两年”。 他以乐观豁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病魔,顽强地活了下来。住院期间,他仍然致力于推广世界语,还带动一些病友一同学习世界语。

李士俊酷爱文学,常常写诗作词,深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语翻译技艺,功底扎实深厚。年轻时,他崇拜懂得30多种语言并对世界语语言风格的创建做出杰出贡献的波兰世界语者卡贝(Kabe),崇拜世界语原作小说家和诗人尤利巴基(Julio Baghy),崇拜诗歌翻译家卡罗柴(K. Kalocsay)…… 40年代,他借阅并手抄过尤利巴基的《秋天里的春天》,抄写过卡罗柴翻译的长诗《勇敢的约翰》,并油印出来作为授课教材使用。他的世界语修辞文风深受他们的影响,也为以后的辉煌奠定了深厚扎实的根基。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李士俊从成都来到北京,参加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筹备工作,后又为世界语月刊《中国报道》,做翻译工作。1954年,因政治原因,《中国报道》一度停刊,他转至东北教书,但从未忘记世界语。1957年,《中国报道》复刊,他又回到北京,在杂志社工作直到退休。

李士俊对世界语的学习非常执着,20世纪60年代,他每天上下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就将自己喜爱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抄一小节诗在纸片上,每天骑车途中不时拿出看看,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在大脑里进行世界语翻译,到了办公室立即将翻译出来的诗歌记录在纸上。就这样,日积月累,一部世界语文版的《阿诗玛》问世了。后来被英国作家威廉·奥尔德把其中的一部分编选入了《新世界语文选》。

世界语不仅成就了他的事业,还成就了他的姻缘。他与夫人在40年代因世界语相识相恋,并冲破家庭的阻挠结合。1954年,夫人身患重病,曾多次住院治疗。住院费用高得惊人,他的工资难以承负,他只能通过加倍地翻译和讲学,以便赚取更多的薪水,来支撑一家5口人的生活开支。直到现在,他依然保留着一个藏青色的椅垫,那最初是他的一件大衣,用旧后,他亲自动手给儿子改成了小大衣,之后又改成短上衣,直到最后被改成了一个椅垫。

李士俊的家庭可以说是世界语之家,家庭成员或多或少都会些世界语。他曾带领女儿、儿媳和外孙女在北美世界语大会上演唱他世译的《茉莉花》,两个外孙女还表演了世界语相声。家庭成员中二儿子的世界语水平最高,那是因为还在父亲怀里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他说世界语了。

李士俊坚持用世界语写日记,他认为:在使用世界语写作的同时,也使用它进行了思考,这就培养了世界语的思维习惯。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只有经常使用,才会熟能生巧,运用的更加灵活、自如。因此,李士俊总是不遗余力地推广世界语,使用世界语翻译、教学、著书、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他不仅是多产的杰出翻译家,还教书育人,曾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世界语选修课教师、北京外国语学院世界语高校教师培训班教师、青岛大学、北京传媒大学客座教授,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其中不少学生成为世界语专业单位的骨干。

他是位传奇的翻译家,不仅如此,在我心目中他始终是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学者、文学家、诗人、琴棋书画爱好者,他不仅翻译、教书,还会弹琴、作诗、作曲、作画……

几十年来,李士俊不仅为《中国报道》杂志翻译、改定了大量稿件,还翻译了大量文学著作,历史剧《屈原》、小说《春天里的秋天》、《聊斋志异》、《寒夜》、《子夜》等等。特别令人感叹的是,他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部翻译成了世界语并参与了另外一部名著的审核工作。李士俊早在20多年前就收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有关资料,准备翻译工作。1995年,《红楼梦》一书由另外一位世界语专家谢玉明翻译完成,李士俊参与了该书的审核工作;1990年-2000年,他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水浒传》的翻译;又用了6年时间(2001年-2006年)完成了《三国演义》的翻译工作;2007年他又开始着手《西游记》的翻译,直到2009年3月,在他86岁高龄时译完此书。为此他成为中国翻译史上一个人同时完成三部伟大古典名著的翻译家,这在世界上是极少见的。这不仅是中国世界语界的光荣,也国际世界语界的骄傲!

说到翻译,李士俊认为:做好翻译是很难的事情,因为翻译关系着文化,不仅仅是字面的问题,对文化了解越多,翻译起来也就越容易。翻译是艺术,也是工匠细活儿,需要反复地下功夫,还要有耐心。 提及他世译的几大名著,他说,因为年纪大了,精力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充沛,翻译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希望以后有人重新翻译它们。现在,他又开始了老舍的《四世同堂》一书的世界语翻译。

李士俊把自己世界语的成就归功于他崇拜的世界语者先人们,他说“是他们让我爱不释手的世界语翻译作品培养了我对世界语的感觉和悟性。”“我没能像自己崇拜的卡罗柴(K. Kalocsay)那样把诗歌翻译得那样达意传神。”他反复强调自己还是个学生,还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他的谦逊让人领略到了大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