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共同语选用中的两个极端观念

韩淑英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要:语言在世界上的流行广度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这种语言的中立性程度,也决定其生命力,这便是本文的中心论据。作者针对目前出现的有关国际共同语选用问题上的两种相反的观点进行分析与评判。文章提出,英语原有的民族性已逐渐淡化,中立性已逐渐增强。世界语虽独一无二地具有绝对的中立性,然而由于出现较晚,尚未形成它的流通地域,这大大影响了生命力,致使其作为国际共同语的条件受到限制,当然凭这一情况还不能否定其优于任一自然语言的优越性。作者在最后对国际社会就选用共同语问题上提出建议,即一方面继续将英语用作国际共同语,努力发展英语教育;另一方面将世界语正式定为国际辅助语,大力宣传推广,让这两种语言相辅相成,同时为今日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立特性;流通广度;国际共同语;“国际辅助语”

当前世界形势正处在重大而深刻的发展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经济、科技及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确认的国际共同语,以解决世界民族语言的繁杂性所造成的交流障碍。但现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无法担此重任,这是因为,一方面,选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会对其它民族造成感情上的伤害与事实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包含很多不规则,不合理的成分,给其它民族的学习者带来极大困难。所以,这种国际共同语必须是中立于世界众多民族之中的,并且是简单易学,而且富有表现力的,也即是在现代生活中能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的共同语,以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在现有人类语言中选用哪种语言作为共同语的问题,首先要涉及到所选语言在国际交往应用中出现的民族感情问题,以及该种语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广度问题。为了有利于各国间在经济、科技及文化方面的友好交往与密切合作,也迫使我们在选用国际共同语问题上建立合理而一致的观念。

据了解,当今在选用国际共同语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思潮:一种认为只有英语才是最好的选择,而英语之外的其它语言如世界语是不合条件的,认为世界语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产物,实际上它仅处在语言发展的起步阶段,还缺乏生命力;另一种则认为,只有具有中立性的世界语才是最理想的国际共同语,认为英语是民族语言,用于国际交往易于伤害民族感情,易于产生不平等情绪。为了澄清这一分歧,本文将对这两种对立的观念加以评议并提出不同看法,希望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讨论。

一、关于世界语

19世纪80年代完全按人类的理想创造出来的世界语,开始问世就受到各国知识界的欢迎和学用,在世界各国的主要城市纷纷成立了学习、研究和推广这种语言的组织,力图在全世界公众中普及。世界语在语音、语法方面的简明性以及在表达手段方面的逻辑性和丰富性,都明显地超过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民族语言,它的出现真算是人类奇迹!然而遗憾的是,直至现在普及这一人造语言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其在世界上只能在各国世界语者之间应用,还未能在世界上自然流通。但我们认为,世界语由于时间的因素而形成的负面条件根本不属于语言的本质问题,它也不能遮盖其独有的中立性这一本质优势,正如我国黄长著教授在他所编著的“各国语言手册”中所说,恰恰是世界语的中立性,再加上它语法的高度规律性,以及书写和读音的一致性等优异特点,才使它能深入人心,获得威望。总之,世界语的压倒一切民族语言的可贵价值是不容否认的!

其实,世界语虽是人工语言,但也并非完全凭人的空想所创造的,它主要是在吸收拉丁语族自然语言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且创造世界语者也并非要用它取代任一民族语言,而只是想把它作为辅助性的国际语言用在国际交往中,以弥补民族语言用在国际交往中易于产生的缺陷。由于它问世以来只经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人们的使用习惯中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一定的基础,也未能形成一定的流通地域,目前它还缺少自然语言那样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世界语的中立性这一可贵特点非常突出,非常难得,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它才经久不衰,并且得到相当多的学者和国际公众的重视和赞扬,自它问世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1982年统计,那时就有1000万人掌握了它。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学习和推广世界语的组织,国际上也有一个最权威的机构——“国际世界语协会”,在科技和文化领域还有100多个世界语国际组织。近年来,欧盟十多个成员国曾就工作语言问题进行了商讨,决定进行一项试验:将世界语作为翻译的中介。我们相信这一定会促进世界语的推广。自五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就专设有世界语者的中心组织——“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1982年就有约6万人在学习世界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设有世界语广播;国家已明文规定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纳入考试科目范围。总之,应该相信世界语的存在价值是巨大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二、关于英语

相对来看,英语之所以能被誉之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的确由于它拥有很多有利条件。第一,以它为母语的人口多,据统计有三亿五千万人;第二,流通范围及应用领域广,几乎通用于一切领域,国际文件大多用英语;第三,使用方便,由于相对于其它民族语来说语法简明,词形变化少,发音容易,致使当今国际交往中大多数人都便于和乐于使用它。

英语原是英国语言,十五世纪后经过与不同民族语言的接触与融合,其屈折现象基本消失,成为语法最简单的欧洲语言。后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由于多种历史因素,就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大语言,成为一些国家的官方语言,国际上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主要用语几乎都是英语,在联合国也用得最多。可以说它本质上已从殖民主义语言发展变化成为如今所谓“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于是它越有人用,就越有人学,也就越有人用。它已成为了解国际形势,发展国际贸易和学习先进知识的唯一重要的语言工具。可是另外也有许多人认为,英语本是大英帝国的语言,如今又是世界强权美国的语言,出于维护民族尊严的动机,他们反对在国际交往中应用这种语言,当然事实已证明,这种反对已经成为空谈。例如,印度从1947年独立之后,就强烈反对使用象征英帝国主义的英语,宪法明确规定印地语(Hindi)是国语,并提出在十五年后废除英语的使用,但在超过这一法定期限后,英语仍然活跃于印度人的口语中,印度政府仍不得不无限期地允许使用英语。再例如,法语国家原来对英语也持反感态度,如阿尔及利亚,本来也非常反对通用英语,并颁布过一些限制性政策,可是后来仍不得不宣布从1996年开始还是以英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之所以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在于人们已经发现,英语已经变成国际共同工具,它既有利于各民族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各国间交流与合作。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英语在客观上已经成为各国的公共财富。随着这一语言的广泛流通,人们对于它的反感情绪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民族主义的激情已逐渐让位于发展的实际需要。

说英语缺少中立性,我们觉得,这一观点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人认为英语是美国的国语,其实美国参议院今年才投票通过了将英语定为美国“国语”的法案。从历史上看,美国原只是英国殖民地,大多数移民来自非英语地区,其祖先原来都不说英语,严格地说美国人的英语只是从英国引进的外来语,而且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还不止是英美两国,因此这种语言的民族性已不很浓,其本身已经开始具有中立色彩。固然,将某种民族语用作共同语带来的后果是国际交往中易于产生厚此薄彼的不平等情绪,以及对其它民族语的歧视,完全有可能遭到各弱小民族的反对。可是,特殊的历史因素已经开始赋予英语一定的中立性,虽然不是彻底的,也不完全是人们所梦昧以求的那种真正的中立。

当然,在国际交往史中也确有过民族语被用作国际共同语而走向失败的事例。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推行的拉丁语,在西方世界近十个世纪的历史阶段,起着通用语作用。18世纪法国由于政治、军事方面的扩张,使法语在国际交往中一度盛行。但结果随着罗马帝国和法帝国的衰落,拉丁语终被唾弃,法语的作用也终于削弱。其实主要原因在于当年这两种语言的流通范围远未能如今天的英语那样几乎遍及全球,在民族性方面还没有象今天的英语那样本质性的变化,它们的遭遇绝不可能发生在英语“身上”。

三、我的观点

  我认为,在国际共同语问题上,人们强调中立性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在国际交往中,只有应用中立语言才能使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及相互理解,而相互尊重和平等关系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而语言中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只有具有绝对中立性的世界语,因此世界语理应受到全人类的欢迎!同样,在国际共同语问题上,人们强调语言的现实流通广度也是完全合理的。因为这种流通广度正标志着人们使用这种语言的实践习惯,失去这种习惯任何语言都不会在人们的交往中流通。所以,令人遗憾的是,世界语由于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历史太短,尚未来得及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流通地区,暂时还缺少独立用作国际共同语的客观条件,它只能用于人类国际交往中的特殊条件之下,起到“辅助的”作用。当然,也可以预见,将来它一旦流通于世界,就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任何自然语言都难以匹敌的国际共同语。

在对国际共同语问题作出如上评论之后,有必要对有关语言科学问题提出如下两点原则性认识:

1、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民族语言是为某一民族的全民服务的,它没有阶级性,但一种民族语言一旦突破原有民族的界限为其它民族所接受所应用,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之后,这种语言则势必会逐渐失去原有的民族特性。

2、语言间的竞争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任何武力是不起作用的,而且也绝对不是投票选出来的,在这方面有许多历史教训。应该认识到,国际共同语是随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的观点是:当前在选用国际共同语问题上应拓宽思路,让我们的思维从已经过时的“世界语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放开胸怀,既要讲求实用性,又应具有前瞻性。具体言之,既要一如既往地普及英语,又要更积极更大幅度地宣传、推广和大胆使用世界语,不管是世界语者还是非世界语者,都要积极促进这两种语言更有效地共同为全人类的繁荣发展服务!

重视英语,因为英语的应用范围已扩大至几乎是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其生命力的旺盛已经达到势不可挡的程度。推崇世界语,是因为世界语在和谐世界关系中,特别是发达英语国家与非发达非英语国家关系方面具有特殊功能,为任何民族语所无法与其相比,其独有的中立特性注定它将作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辅助语”。

换言之,我提倡国际语政策双语制,即英语和世界语双语制,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学习和使用英语和世界语,也是全人类的需要。我坚信对英语和世界语的共同肯定,在认识上并无矛盾之处。在国际共同语的选用问题上放弃如本文所述的两种极端观念!

可以预见,如果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在继续倡导将英语作为共同语在国际交往中自然流通的同时,也让世界语正式定位为“国际辅助语”,积极支持它应用到国际交往场合,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这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夏中华.交际语言学[M] .吉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周有光.百岁新稿[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3]周有光.语文论集1、2、4卷[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4]黄 长.各国语言手册[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5]侯志平.世界语在中国一百年[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韩淑英(1964—),女,新疆和硕人,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中学、大学英语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现任江苏连云港市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通讯地址:江苏连云港市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邮编222006,电话0518-2190099,2785856,5413296。E-mail地址:fss19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