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会的日子里

杨 葭

 

尽会员义务乘ĈEL东风


本文作者杨葭(中)与全国世协
办公室主任王瑞祥(左)商量六大筹备工作

3月10日上午,ĈEL蒋利民同志的电话打破了我的沉思,吹散了我对省世界语学会的烦恼。电话里说:为了增强ĈEL的活力,决定于今年八九月间举行中华世协的“六大”;会议期间,将进行选举换届,调整和充实理事会的领导力量。他还说,若干城市已有承办“六大”的意向,问我福建是否也愿意加入申办行列。福建省社科联学会部林其华主任不久前曾经同我沟通过省世界语学会的情况。我是该会首届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卸任近十年了,但他们依然希望我能做些促进工作。几度沉思,都未想出好办法,烦恼依旧满心头。利民同志来电话,简直是ĈEL为我们送来了促进的东风。作为会员,我有义务完成ĈEL交给的一切任务,作为地方组织,岂不是可以利用承办“六大”的契机,使地方学会活跃起来。因此,我决定尽到会员的义务,并将鼓励同志们乘ĈEL送来的东风,促进福建的绿星事业。想到这里,我立即满口应承:“一定尽力而为!”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凡事先要信心足;如果当天我缺乏信心,也许就没有今年的“泉州会议”了。

碰鼻子急拐弯有眉目仍抓紧

我最初想最好能在省会福州举行“六大”。这事如办得起来,可以激活省、市两级的世界语组织。3月10日利民同志来电话之后,我于当天开始给福州市的几位省学会理事挂电话,转达ĈEL的愿望。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收获,于是赶快转向另寻门路。多年来,一直希望在世界语先驱者林振翰的故乡宁德市举行盛会。鉴于该地区“地利”条件不足,暂作罢了。接着,把目标移向我的故乡泉州市。其有利条件是:(1)世运历史较早,目前的市(地区)级学会颇有活力。(2)经济、文化较发达,有相当厚实的物质基础。(3)几位关心世界语运动的离退休地厅级干部尚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4)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开放较早,涉外的世界语事业能够得到当地党政军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我把ĈEL的愿望和自己的想法告诉泉州世界语学会领导人吴明达同志,他在电话那头高兴得跳起来。凭我的经验判断,泉州的事,只要吴明达有劲头,就意味着办得成、办得好。由于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便请假,直到15日,明达才偕同女公子阿华来我家共议有关“六大”的事。三人看法一致:只要ĈEL有个正式文件。便于向泉州市有关领导汇报,一定办得成。于是我们分了工,我请ĈEL同志快下文件,明达立即赶到泉州做促进工作。由于有了眉目仍抓紧,终于如愿以偿。

绿星高照一路绿灯

3月16日,吴明达从福州赶回泉州,先向市学会理事长苏钧泽和黎明大学原副校长秦长江等人汇报ĈEL的意向,之后立即召开理事会讨论此事,一致通过要力争取得“六大”的“承办权”。17日,明达在电话里详细介绍情况,我立即把喜讯报向北京,得知ĈEL的文件已于15日挂号寄出。19日。收到ĈEL文件,立即以“快递”速转给泉州学会林奕萌秘书长(泉州华侨大厦副总)。20日收到文件后,泉州学会同仁们首先取得主管单位市社科联和市科技协会的支持。他们又分别向两位老顾问朱展华(原省文化厅副厅长、首任省世界语学会会长)、高厚生(原泉州市副市长、泉州老年大学现任校长)汇报,二老极力支持,立即决定同市委宣传部约定汇报时间。24日,朱高二老带领吴明达、林奕萌等有关人员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长青、副部长熊志强汇报,当场得到支持。宋部长说,能在泉州开好“六大”,可以推动台海两岸的世运,并希望泉州的高等院校今后能够继续开授世界语课程。为了同兄弟省市角逐“承办权”,决定派人到省里和北京沟通情况,表明决心。28日,我同吴明达到省社科联汇报,学会部林其华主任当场表示支持,并希望通过“六大”,促进省学会的工作。当天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王碧秀在厦门开会,林主任以电话向她汇报此事,也得到王书记的支持。就在社科联机关,明达与ĈEL办公室王瑞祥主任直接通了电话,表明将派人到北京当面汇报,希望ĈEL安排时间,30日确定由杨葭、吴明达于3日飞抵北京汇报。为了节省旅费,往返皆乘深夜的半价航班。到北京时已是4日凌晨。上班时间到了,ĈEL立即安排汇报。当面沟通情况,进展顺利,ĈEL领导责成蒋利民拟定会议日程、程序与经费预算方案,形成文件,由来者带回泉州。5月中旬,《中国报道》社和ĈEL领导人王锡符、王瑞祥到了泉州,与有关方面会晤。他们返抵福州与省委宣传部朱清副部长见面。所到之处都得到有力的支持。朱副部长也学过世界语呢。这真是一路绿灯呀!

好似柴翁在“保佑”

在筹备“六大”的过程中,我在ĈEL蒋利民与泉州吴明达之间起到“联络员”作用。吴乃老友,蒋系新交,此次的合作,却都带着某些神秘色彩的偶然性。我与吴明达已多年失去联系。在此不久前的一个夜晚,于福州湖东路一个公共汽车站相遇了。从此才知道他们已搬到福州大学来了,彼此交换了新地址与电话号码。要不是这次偶然的邂逅,让我自己跑泉州,即使事办得成,也得多费时间。

至于同蒋利民的结识,也可说有其偶然性。去年12月,文化部于北京召开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成果表彰暨总结大会。我的论文入选,并获奖,因而应邀出席。授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我走进人民大会堂,忽然想起1986年在北京举行第71届UK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每个省代表团可以选派一名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彭真委员长举行的宴会。为了发扬敬老尊贤的好传统,我劝说多数选举我的同志,改选归侨老世界语者(UEA的Delegito)郑金殿老先生出席。于是有的同志同我开玩笑说:“你高风格,将来柴门霍夫之灵会保佑你……”。这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简直就如那位同志的预言,是柴翁在“保佑”我。想到此事也就想到ĈEL。于是会后特地留下来,到ĈEL见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于是见到了蒋利民。如果不是柴翁的这次“保佑”,那么蒋利民就不会不认识我,也就没有让我尽一次会员义务的机会。

我们有“祖师”绣像了

泉州老年大学的校长和常务副校长都姓高,他们对世界语运动也都有共同的高瞻远瞩。他们乘ĈEL “六大”东风办起老年世界语培训班。这不仅可以让一些人“老有所学”,而且可以让这批老年人在各自的家庭里播下绿星的种子。祖孙共学是常有的事,这个老年世界语培训班也一样。泉州的许多行业都膜拜自己的祖师:戏曲和木偶艺人膜拜田都元帅,南音艺人膜拜孟昶郎君。因而有的学员提问:我们的“祖师爷”是谁呀!我告诉他们:柴门霍夫。9月8日,我向大会报到之后,立即把自己从家里的柴门霍夫绣像送给了泉州老年大学。同时送给一本世界语歌曲复印本。她们高兴地欢呼:我们有“祖师”绣像了,我们可以放声高歌世界语了!

泉州黄石绿线牵

泉州老年大学高厚生校长原籍湖北,她是泉州世界语学会的顾问。为了筹备好“六大”,她特地举办一个由退休人员组成的世界语培训班。我告诉她,有的地市的世界语工作开展得比省会城市好,并且以湖北黄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盛况为例,同时向她推荐原籍黄石的世界语名师胡国柱,她听了十分赞赏。在“泉州会议”开幕式结束后,我告诉她胡国柱老师就坐在第一排。她高兴得跳起来,连忙要我引见。当他俩见面时,彼此都很激动。高校长先递上名片,并希望胡老师多多关照。胡老师的确也很关心泉州的世界语运动。但愿黄石的老师有机会来泉州讲学。

共忆协作好传统

会议期间,见到了来自湖南的吴长盛,广东的林力源和上海的汪敏豪,感到特别亲切。我和吴长盛共同回忆四地协作的佳话。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福建的省政府主席是湖南人刘建绪。他让老乡谌震主持《福建时报》的笔政。谌震利用该报开辟一个世界语副刊。由于忙不过来,则请远在广州的曹湄飘、曾倩仪编好该副刊,然后航寄到《福建时报》刊出。曹、曾二人工作在广州,却是上海人。这样就形成了闽湘沪粤四地合作的佳话。我们谈起这事,对前辈的通力合作精神十分敬佩。这种团结协作的好传统值得大力发扬。

吴长盛拜访世界语老乡

来自湖南的代表吴长盛,在广泛宣传《老世界语者》之余,还抽空到泉州农校宿舍看望世界语老乡李湘非。李老师是老世界语者盛子诒(巴金先生的老朋友)的夫人。李老师不遗余力地支持盛老为世界语开班授徒与著书立说。盛老曾编著世界语幼儿读本,在几年前作古了。健在的李湘非老师已有98岁高龄,行动不便,却仍然关心着世界语事业。吴长盛的到来,使她很感动。她祝愿老家湖南繁荣昌盛,也希望湘、闽两省的世界语者能有更多的联系与合作。

牵动了台湾同胞的心

泉州的平民中学和民生农校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即开始大力推广世界语。该二校在台湾的老校友们一听说故乡泉州要承办“六大,都很高兴。他们奔走相告,认为这是他们当年老师们努力的新收获。现任中华汉诗学会秘书长的黄清源先生还特地代表校友们给泉州世界语学会发来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