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  

新 闻
大 会 公 报
申办和筹备大事记
资 料 库
大 会 指 南
大 会 论 坛
会 话 园 地
世 界 语 学 习

首 页
新 闻

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对外社交礼节

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往往反映其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在国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民族,因而要掌握国际交往常识和社交礼节。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佛教徒一般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一些吃抓饭的国家如印度、马里、印尼、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给别人递东西;在佛教国家不要随便抚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尤其是十三号星期五,遇上此日子,一般不举行活动;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伊朗称好不要翘大拇指;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尼伯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赏,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这些习惯若不注意,会使人误以为对他们不尊重。因此,要了解各国的特殊风俗。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多了解,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效仿别人。

(一)日常交往礼节

1. 尊重各国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 遵守时间,不要失约。参加活动要按约定时间到达,不要过早,使主人因未准备好而难堪,也不要晚到。不守时是很失礼的。

3. 尊重老人和妇女,上下车辆和电梯应予照顾,出入门应让他们先行。

4. 举止端庄,注意言行。不要做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不要用手指人,不喧哗,不放声大笑,不在远距离大声喊人。走路不要搭肩膀,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无论站立或坐下,姿势都要端正,不要蹲在地上等车、等人。站立时,身子不要歪在墙上或柱子上,不要坐在椅子扶手上。坐下时腿不要乱跷、摇晃,更不要把腿搭到椅子扶手上或把裤管撩起。手不要搭到邻座的椅背上。女同志不要叉开双腿。

5. 切勿随地吐痰,可吐在自己的手帕或纸巾里。不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

6. 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擤鼻涕,挖耳朵,挖眼屎,搓泥垢,搔痒,摇腿,脱鞋,打饱嗝,伸懒腰,哼小调。打喷嚏、打呵欠应用手帕捂住嘴、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声音。

7. 在许多场合,不许抽烟,一定要严加注意。在允许抽烟场合,应先敬左右的人,如妇女在座,应征得妇女同意。不要边走路边抽烟,进入会客室、餐厅前,应把烟掐灭。

8. 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大的东西,必要时,嚼一点茶叶可冲淡葱、蒜味。

(二)仪容、服饰

1. 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鼻毛、指甲应修短。

2. 衣着要注意清洁、整齐,特别是衣领和手帕,要经常换洗。衣服要熨平,皮鞋要擦亮。穿中山装应扣好风纪扣。参加正式活动穿西装应打领带。长袖衬衣要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内衣裤和衬衣、女同志的袜套,不要露在外衣外面。衣裤钮扣应扣齐(男同志特别要注意裤扣是否扣上)。发现仪容不整,或需要脱衣服,应到盥洗室或其他适当场所整理和脱换。

3. 出席隆重活动一般穿深色服装,上下身颜色要一致。参加吊唁活动一般穿黑色服装。有些热带国家,隆重场合也可穿长、短袖便服。

4. 参加活动进门后应把大衣、帽子、围巾、手套、雨衣、套鞋脱下,送存衣处存放。存放前注意检查口袋里不要留有文件、笔记本和钱包等物品。

5. 男同志在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

6. 室内一般不要戴黑眼镜。就是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和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一般亦不要戴黑眼镜。

(三)见面时的礼节

1. 初次相见,一般由第三者介绍或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人介绍给妇女。要把姓名、职务说清楚。介绍到具体人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指,更不要用手拍打别人。自我介绍时,先讲自己姓名身份,然后请教对方。国际上往往在互相介绍时互换名片。

2. 一天中首次见面,或一次活动中初遇,均应问好。对方主动问好,一定要相应回答。通常见面时互相握手,参加大型活动因人数众多,也可与主人握手后,同其他人点头致意,不一一握手。东南亚佛教国家有的人不握手,双手合十致意。握手时,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可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在室外握手,男同志应脱帽,军人应先行举手礼。

3. 参加外国人举行的活动,抵离时应主动与主人打招呼,如系庆典活动,应致节日祝贺。

4 . 在外交场合遇到过去熟悉的外国领导人要尊重,一般不要匆忙前去打招呼,待对方主动表示,再作相应表示。

5. 日常生活中,与熟悉的外国人见面,应互致问候,酌情寒暄,但不要问人家"到什么地方去","吃过饭没有"等语。

(四)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貌

1. 社交场合谈话时要先弄清对方身份,以便自己谈话得体,有针对性。

2. 对外接触谈话要自然、和蔼。对方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左顾右盼,总看手表。

3. 说话时不可用过多过大的手势。谈话声音不要过高,以便对方能听清为宜,尤其注意不要溅出口沫。

4. 不要谈疾病等不愉快的事情。一般不要询问对方履历,谈及时,要十分客气,如对方不讲,不要追问。不要询问妇女年龄、是否已婚。

5. 对外谈话要实事求是,自己不知道的事不要随便答复,无把握之事不要允诺,应言而有信。

6 . 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两人知道的事,冷落其他人。

7 . 不要议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要交头接耳,讥笑他人,如所谈事情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寻找适当的时机再说。

8.谈话时不要总自己讲,让别人有讲话机会。别人讲话,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话头。

9. 对方讲话如未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遍,发现对方对自己的讲话有误解,应进一步解释。

10 . 社交场合,应按本人身份,主动交际。但如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应待别人谈完。有急事找,则应先打招呼,表示歉意。

(五)宴请活动及应注意的礼貌

1. 宴请形式

(1)宴请形式大致有:宴会、冷餐招待会、酒会、茶会等。

(2)宴会通常分为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工作进餐等。

(3)冷餐会一般是招待人数较多时举行。规格有高有低,按主、客人身份和招待的菜肴而定。冷餐会一般在较大的场合举行,设餐台、酒台。食品通常较丰盛实惠。由客人自取餐具、自取食品。有的不设桌椅站立而食。有的设桌椅,自由入座就餐。酒水一般由招待员端送,也可自取。

(4)酒会,亦称鸡尾酒会,以各种饮料为主招待客人,并备有少量小吃,由招待员端送。也有将食品放在小桌或茶几上。一般用牙签进食。酒会便于客人自由自在活动和攀谈。一般在中午和傍晚举行,时间较短。客人到场退场的时间亦无严格要求。目前这种形式运用很广泛,许多重要庆祝活动,采用酒会形式,如国庆等节日以及各种仪式之后,常常举行酒会。

2. 参加宴请时应注意的礼貌

(1)接到正式宴会请柬,能否出席,一般要尽早答复主人,以便安排席位。

(2)出席宴请活动抵达时间迟早,逗留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主人的尊重和对活动的重视。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习惯掌握好到场和告辞时间。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出席宴会应正点或提前两、三分钟抵达。出席酒会可在规定开始时间后到达,身份高的略晚。通常情况下,出席宴请活动,一般客人在主宾到达前抵达,主宾退席后陆续告辞。确实有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道歉后悄悄离去。

(3)出席外国人举行的宴请应客随主便,听从主人安排。对宴会主人、宴会时间、地点要了解清楚,防止出错。进入宴会厅前应了解好自己的桌次和席位,不要随意乱坐。

(4)无论是做主人、陪客、宾客,都应普遍与同桌周围的人交谈,特别是自己左右邻座。不要只同自己人或只同一、二人谈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

(5)隆重宴会,在主人或主宾致词、敬酒时,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奏国歌时应肃立。

(6)喝酒不要过量,可以敬酒,但不要劝酒。

(7)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不能当众解开纽扣,脱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挂在椅背上。

(六)出席文艺晚会应注意的礼貌

出席文艺晚会,是隆重、高雅的文娱活动,服饰均按最隆重场合穿戴。

演出时,场内不得走动,迟到者只能在幕间进场。

场内不得吸烟,更不能嗑瓜子,吃零食。

演出中保持肃静。不要谈话,不要咳嗽、打哈欠,更不要打瞌睡。演出过程中不要鼓掌,不要叫好 。节目终了报以掌声。即席翻译,声音要轻。

对不好的节目,水平低的节目,不应表示出不满意或失望,除有政治问题外,一般也应鼓掌。

(七)关于称呼问题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称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对女方已婚的称夫人,未婚的称小姐,不了解情况的可称小姐)。